木者,春生之性。农之本也。
华夏民族骨子里深埋对木的情怀追溯远古便有之。木,自然温暖、朴素安宁、能量向上,于五行中,木之为言触也。阳气动跃,触地而出也。
红木,木中名贵者。
美自浑然天成,美自文化使然。
天成之美
千年紫檀,百年酸枝。红木生长缓慢,非数百年不能成材。由于生长周期缓慢,与日月共处之长,与雨露相伴之久,一岁一年轮,大美不言。
大美和而不同,均在色泽里,纹理里,密度里,油性里,气味里...大自然赏的天成之美,是为与众不同独一无二。
古色古香来形容红木自然之美最恰当不过,而其材质坚实,结构稳定,纹理多样,色泽稳重,环保健康等自是时间沉淀下来的可塑之美。
木性之美
木有木性如人有脾气般,木有热胀冷缩脾性,却更显其活性,灵气十足。木性之美,时刻在提醒我们好木难求,要呵护有加。
古代工匠以大智慧去顺应木性活性,像尊重有个性有才之人一样,以考究的榫卯结构,在家具结构设计上给予释放和缓冲的空间,木件之间多与少、高与低、长与短之间巧妙组合,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个方向扭动,使珍贵红木家具经久耐用得以传承不止百年。
底蕴之美
红木家具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,红木家具的发端可以追溯到明朝1405年开始的郑和七下西洋,经历明、清、晚清三个阶段。
我们现在还得以看见的传世红木家具精品,有在名拍卖会上,有在国内外博物馆展览,有被国内外藏家收藏,我国的故宫里也放置着......它们,经受历史的考验,依旧是登峰造极。
型制之美
琢磨璞木,美木出焉。几案、椅凳、床榻、箱柜、屏风...型制皆讲究,寓意皆祥瑞。
有着鲜明时代特征的明式红木家具,代表了那个时代世界家具制作的最高水平,是我国古典家具发展的高峰。名贵红木自当搭配优秀设计,明式家具大多由当时的优秀文人参与设计制作。
清式红木精品家具也是如此,清代宫廷档案记载,故宫的红木家具精品由选自各地的名匠打造,且当时还有多位中外艺术家参与指导监督。
一件集材美、型雅、工艺精湛于一体的红木家具,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永流传的隽永生命力,不管时光流转了多少代,仍能释放艺术的魅力和经典美的享受。